新作品展演·交流·收获|2021作曲工作坊圆满落幕!

发布者:王琛发布时间:2022-01-19浏览次数:688


2020年bob体育在线投注作曲指挥系【作曲工作坊】的成功举办,它已成为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作曲》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021年12月20日晚,该项目又在上音歌剧院管弦排演厅迎来了新的一届展演。

“作曲工作坊”集中了全院民乐系、管弦系、现打系、作曲指挥系部分本科、硕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近60位演奏家,覆盖了民乐、管乐、钢琴、打击乐、弦乐、指挥各专业。整场音乐会的排演过程丰富,作曲者积极参与,从纸质谱面沟通到分声部及合奏排练,从作品总分谱的分发与视奏到排练后修改再试奏与排练,全过程中与乐团、演奏家、指挥家密切互动,在实践中体验到了作品是如何从纸质谱面到音响效果的实现。


【开篇】

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老师致词:

依托上海市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作曲》项目,我们举办了作曲工作坊音乐会,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积累经验和学习交流的机会,我想我们应该每年一届继续坚持下去。在工作坊的排练过程中,演奏家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尽力呈现出最好的效果,排练得很仔细。作曲家们也能在排练当中积累经验,希望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会得到收益。


主持人作曲指挥系副主任陈牧声老师表示:得益于上海市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作曲》项目的支持、指挥家高健老师和演奏家们的大力支持,我们作曲指挥系作曲专业有16位本科学生能够参加这次作曲工作坊,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今天晚上也是一次难得的大师课,我们作曲指挥系的十几位教授参与点评,从作曲思维上、创作经验上进行点评、分享与碰撞,希望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收获。


(按演出顺序)

1.《花谣》

作曲:舒乐(大五)

徐坚强老师:作品带有爵士音调和节奏,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织体和炫技部分可再丰富些。

2.《山海一隅》

作曲:冯书雅(大一)

温德青老师:作品的意境塑造得很好,用手风琴这个西洋乐器来展现中国乐器的风韵是很大胆的尝试,可继续探索通过手风琴来展现中国留白思维的可能性。整体结构从引子、展开、高潮到尾声一气呵成,多种演奏法运用得很自然,整体水墨画般留白的意蕴展现得不错。

3.《山的随想》

作曲:卢涵冰(大二)

陆培老师:作品整体感觉不错,每个乐器的呼应、对比、发展都不错。长笛和单簧管的乐器性能还可以展现得再丰富些,例如使用超吹技巧以及快速跑动等。

4.《潮汐》

作曲:张酌诚(大三)

尹明五老师:作品整体风格比较统一,挺好的。关于浪潮汇聚,汹涌往复,潮起潮落的想法很好,但听得稍微有点不过瘾,高潮持续感可再强一些,可以在展开过程中进行声部的互相模仿,互相错位,形成连绵不断,一浪推一浪直到高潮的感觉。

5.《青鸟》

作曲:杨辰昱(大三)

吕黄老师:作品很不错,节奏处理、和声感觉与乐器搭配很好,有自己的想法。低音提琴可以考虑换成大提琴,这样能和上方声部的衔接上,产生共振效果。

周湘林老师:作品整体演奏法还可再丰富些。低音提琴和钢琴如果能构成一个织体会是不错的。

赵光老师:作品有一些细小的声音组合很有效果,纵向织体的层次可以再丰富一些。

徐坚强老师:作品在配器上应吸取配器的常规经验,当要突出小提琴声部时建议单簧管标记piano或者休止。

6.《窗景》

作曲:褚海辰(大四)

李博老师:音乐性很好,记谱上可以再准确些。

7.《青衣吟》

作曲:王亦旋(大二)

朱世瑞老师:作品有戏剧性、有角色感,很细腻。中西音乐融合的创作思维、传统曲调和泛调性的结合很好。在以后的创作中,可尝试更深层次地将现代演奏技法、创作技术与传统音乐融合,也许会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沈叶老师:作品很好,有些地方要注意有效音区的使用。

8.《第一弦乐四重奏》

作曲:吕勃言(大三)

贾达群老师:作品整体音响和技术很好,素材的展开可以再集中、更精炼一些。需要注意,音乐不仅要在音高组织上展开,还要在织体形态上展开好,这个作品的织体如万花筒般变化,但从听众的角度来说,变化太快不够集中。

陆培老师:作品很好,有悲痛、有哭泣、有悲哀、有想象,演奏上表达得很好。我很认同贾老师说的,主题是整体的主题,不仅仅是音高,一定要抓住几个最想表达的点,在已有的材料中提炼出来。

梁楠老师:音乐上很好,建议作品简介更精确些,不要太夸张。

钱慎瀛老师:作品山歌音调运用得不错,整体充满了交响性,充满了古典精神的回归。音乐的交响性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已经在主流现代音乐创作中淡出了,所以我听到这个作品还是很感动的,是很好的作品。

9.《启蛰》

作曲:朱少洁(大三)

徐坚强老师:作品有自己的想法,很有张力、有戏剧性和交响性,结尾特别有意境。

10.《谷神星》

作曲:周子逸(大三)

徐可老师:作品技术性很好,建议作品简介可以再与音乐本身相关一些,音乐特性建议与所表达的内容相结合或对应来介绍。和声方面的音乐细节可以再做得精致一些。

朱一清老师:作品不错,数列从头到尾的结构整体关联和逻辑性可再强一些。

刘欢老师:周子逸去年也参加了作曲工作坊,相比去年的作品,今年的这部作品很有进步,可以听到很多细小的音色、配器处理的变化。

11.《山海经·萦》

作曲:廖樱灿(大三)

李博禅老师:作品非常抓耳,戏剧性很强。

赵光老师:作品编制很丰富,乐器的摆放位置有待斟酌。

李博老师:作品笛子部分写得很好,古筝的技术用得有点少,打击乐用得偏多。

12.《秋江》

作曲:王婷(大四)

周湘林老师:作品很用心,对湘剧做了探索和发掘,具有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徐坚强老师:作品有板腔与高腔的变化,可以看出来对湘剧十分了解。传承与创新的探索是作曲家永恒的课题。

13.《灵魂的碎片》

作曲:肖瑾涵(大四)

吴基学老师:作品很有想法,和前面的作品不一样,和声色彩很好,音响效果也不错,建议整体展开手法和特殊演奏法的运用还可再丰富一些。

刘欢老师:作品很好,针对作品题材有待思考的是,在作品中更多的是表现“碎片”,在“灵魂”方面,是否还有待发掘?

14.《从头越》

作曲:杨泽昊(大二)

赵光老师:作品的展开很好,有想法。节拍上,长期稳定在4/4拍,建议在高潮时音乐的张力可通过句法、节奏的变化来增强张力和动力。

15.《INSIDE》

作曲:朱凯奇(大五)

陆培老师:作品有游戏音乐的特征,音乐很细腻,很有画面感,采用极简主义的理念,运用不断重复的织体,造成的长期紧张感非常好。建议铜管可以有和声性、节奏型的集中爆发点。

16.《忆》

作曲:吴可《大三)

吕黄老师:作品很好,表达了心中所想所忆,有个人情感的表达。结构、句法上如果能够再环环相扣一些会更好。

【同学心得】

舒乐(大五):感谢系里举办这次的作曲工作坊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拓宽了我的眼界,也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此次我的作品也有幸在工作坊活动中演出,而此次演出也让我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好的一次认识。希望这个活动可以继续举办。最后感谢我的导师和各位老师们对我作品的建议与指导!


冯书雅(大一):非常荣幸非常高兴作品《山海一隅》能在今年的作曲工作坊中演出,特别感谢我的专业老师吴基学老师对我的指导、给予我这次宝贵的机会!感谢系里的老师们对我的指导和建议!感谢演奏家张馨云学姐的精彩演绎!感谢指挥家陈余馨悦学姐的帮助!作品的排练与演出使我的作品从一个设想变为实践,在实践的探索中与演奏家和指挥家一起探索作品更好的演奏、处理和记谱方式,这一切都是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在工作坊演出中观摩学习学姐学长们的作品,聆听和思考系里老师们的点评,更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使我收获颇多。


卢涵冰(大二):通过排练、演出与点评,我切身经历了这部作品诞生的全过程。此次作曲工坊给我今后的写作积累了特别是乐器法方面的宝贵经验,也为我的写作明确了一些方向和思路。最后也再次感谢演奏员们的努力与老师们的珍贵建议。

张酌诚(大三):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年的工作坊活动,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为了这次机会我也准备了很久。在老师们的点评下,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获得了很多经验,让我对作曲有更深的认识,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

杨辰昱(大三):很荣幸作为作曲参加本年度的作曲工作坊活动,对于本科阶段的我来说,实地演出所呈现的效果总是能给我们初学者带来非常宝贵的额外的创作经验,每一次演出机会都是非常宝贵的。在这里再次感谢系里的支持和专业老师的推荐,感谢演奏员们和指挥的辛苦付出以及老师们现场的点评指导,今后继续努力!

诸海辰(大四):参加今年这次作曲工作坊活动让我获益良多,增进了对于作曲家与演奏员之间关系的了解,非常感谢系里能给予这样的机会,也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辛勤教诲。

王亦旋(大二):非常荣幸能参加本次作曲工作坊,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就技术层面而言,我对弦乐器的更多可能性有了更多的认识,明白了记谱细致精准的重要性,对一部作品动机的确立、展衍和再现都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老师们从各个维度进行的精彩点评,未来定会不时地闪烁在我的脑海中。相信这些真知灼见会帮助我未来开启更多的“感”与“觉”来认知世界,向内探知自我,向外建立联通,学会更好地表达我们对这个多元世界的种种认识。最后特别感谢导师的辛勤付出,指挥家和全体演奏员的倾情演奏,以及各位老师的鼓励指正。路漫漫,未来我将继续努力!

吕勃言(大三):很荣幸能够在此次工作坊中首演了我的《第一弦乐四重奏》,也很感谢指挥家和演奏家的辛苦排练使我的作品呈现出观众们都比较满意的效果。通过几次排练与演奏家们的沟通也学习到了很多经验,看到了在室内乐写作上的很多不足之处。期待与作曲工坊的下一次合作机会!

朱少洁(大三):这一次作曲工作坊是对于我来说最省事儿最放松的一次排练,每个专业各司其职。指挥家有条有序地安排;演奏员高超尽心地演奏;策划老师们调整统领安排……最后到演出有那么多老师给予评价,认可与建议会让我们下一次更上一层楼。

周子逸(大三):“当演奏员的琴弓开始挥动,我顿时便知道了我的不足在哪里,那个地方是不合理的,工作坊给予的演出机会对于我来说弥足珍贵。本次工作坊得到了许多来自指挥家,演奏家和点评教师的帮助和宝贵意见,这些意见极大的丰富了我的实战经验,这些宝贵的经历会伴我继续前行!”

廖樱灿(大三):经过这次的作曲工作坊学习,我收获颇多,我们聆听了作曲系本科学生的精彩作品。作曲老师们的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知识给予我们点评和指导,我深知每一次音乐会都是很宝贵的人生经验,因而再次感谢系里给大家的机会,以及我的作曲老师,演奏员和指挥。

王婷(大四):感谢工作坊这个平台,给予了我作品演出这次机会,对我而言意义颇丰。所收获的不仅是作品的完整呈现,更是过程中通过交流让自我与作品都得到完善与提升。感谢我的导师给予我的指导与鼓励及老师们的认可与总结,同时感谢各位优秀的演奏家们的精彩演绎!所行所感都将激励我在之后的求索路上不断地前行。

肖瑾涵(大四):工作坊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能在排练向演奏员学习乐器法,能在演出后受到老师们的指导。我在这次的工作坊中受益匪浅,也将把这些经验收获运用到往后的作曲中。

杨泽昊(大二):此次宝贵的作曲工坊宝贵实践机会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比如说记谱化和实际演奏的效果对比,“更加规范及细化的记谱”是减少重奏中排练难度和提高排练效率的最好方式!也很感谢演出后老师们提供的建议,给我提供了很多想法。另外我自己的原有想法也在进一步的纵深:“红色其实也可以拥有很多色彩。”最后,非常感谢系里提供的宝贵机会,能让自己的音乐从谱面上“舞动”起来了。也非常感谢我的专业老师吕黄老师给予我的辅导和支持。同时非常感谢能够拥有和优秀的演奏家们还有指挥家潘指交流的宝贵机会!感谢他们的精彩演绎!感谢作曲指挥系!

朱凯奇(大五):我在这次工作坊的经历中收获颇多。首先,我接触到了不同专业老师的学生所创作的作品,他们风格各异,技术精湛。再者,在实际与演奏员的磨合中,也发掘了自己在创作上还可以改进的地方。在专业老师们的指导下,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可以明确我的学习方向,进一步提升自己。最后非常感谢老师给予我这样一次宝贵的机会!

吴可(大三):心得体会:这次的作曲工作坊让我感悟深刻,不仅在和同学的交流中有所提升,还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了成长。首先感谢赵老师给予的这次宝贵机会,其次感谢专业老师和排练员们的辛勤付出,从修改、排练、走台再到正式演出,每一步都十分关键,这其中离不开专业老师以及演奏员的努力和付出。排练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写在谱面上的东西一旦落实到演奏就有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候需要和演奏员积极沟通,传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演奏完毕后,感谢吕老师对我作品的点评,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对于未来的写作更有信心和方向了,最后再次感谢我的老师和学校给予我的这次机会!

【尾声】

感谢作曲指挥系各位老师的指导和付出!相信在这个美好的夜晚,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启发和收获。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创作之路上,通过自身对音乐的感悟,坚持不懈的努力,尝试多样化的艺术实践,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我们期待将来,能有更多富有想象力、感染力,且多元化的音乐作品呈现。我们2022年“作曲工作坊”再相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