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浮波达四海——甘美兰》讲座综述

发布时间:2023-03-27浏览次数:10


上海之春,如约而至。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展期间,由bob体育在线投注东方乐器博物馆主办的《南岛浮波达四海——甘美兰》于323日下午1530分在上音歌剧院管弦排练厅举行。本场讲座由bob体育在线投注音乐人类学博士候选人刘祥焜主讲,bob体育在线投注东方乐器博物馆助理研究员邢媛主持。此次活动亦是“第九届bob体育在线投注音乐开放周”的第一讲。讲座围绕印度尼西亚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甘美兰(gamelan)展开,向观众介绍了甘美兰的名称由来、乐器构成、乐谱形式、节拍节奏、音阶律制以及当代应用等内容。



甘美”(gamels)在印尼语解作敲击,而字尾“兰”(-an)用来标示名词,合起来即敲击乐的意思。传统的甘美兰乐队主要由铜片琴、铜排琴、罐锣、编锣、大悬锣等青铜打击乐器组成,还包括弦乐器热巴布、管乐器苏灵笛和皮膜乐器肯当鼓等。

刘祥焜介绍道,演奏甘美兰音乐的“秘密”在于“交错”(kotekan)。在巴厘岛,似乎人人都能相互配合敲出这种快速交织的合奏音乐,“这在当地是一种被共享的乐感,而复杂的旋律与节奏也对应着当地特殊的记谱方式”。他用图表和音频的形式展示了各打击乐器在甘美兰音乐最小周期(8拍)中的组合形态,荷兰民族音乐学家孔斯特称这种特殊的组合形态为“叠层”(colotomy)。接着,刘祥焜分别使用两支不同孔距的笛子,以及罐锣、排琴两件金属体鸣乐器进行演示,并以音分为衡量标准,对比甘美兰乐器与钢琴在音阶音律上的差异性,以及同属一套的各件甘美兰乐器在音律上的相似性。


美国科学院曾发文指出,今天的爪哇人、巴厘岛人和琉球人,在历史上都有一个共同祖先——南岛人。1200-800年前,南岛人这一传奇的海上民族将血脉和农耕文明传遍太平洋和印度洋。从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横贯东南亚群岛,直到印度洋西端的马达加斯加岛,这些岛国在语言、音乐、饮食、服装等方面由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共通性。本场讲座的题目也出自这里。



随后,刘祥焜用一系列生动风趣的案例表明“万物皆可甘美兰”——不论是全套竹质乐器的、无打击乐器的还是吉他和拇指钢琴上的拓展应用,甚至仅仅是人的身体歌唱和拍打,一切符合“交错”形态的音乐,在广义上都属于甘美兰音乐。



讲座最后,刘祥焜总结道,甘美兰音乐始于南岛,通过西方音乐作曲家、音乐学家,到电影、游戏配乐,再到大学课堂甚至监狱中,这一片热带天堂的星影浮波,早已波及四海,产生了超越音乐的影响力,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社会结构的隐喻。


文字|蒋艺轩

图片|梁媛

编辑|褚婉吟

审稿|邢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