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访学札记——方华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4-25浏览次数:3803

文 方华

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我于20123月至20133月作为访问学者来到伦敦城市大学文化政策管理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学活动。访学期间,除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之外,最迫切想要了解的莫过于英国文化与艺术管理,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了。再有,通过对艺术管理教育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希望对目前学者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有相对深入的认识。英国的教育产业化方向的发展,对英国经济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到底英国的艺术管理和创意产业教育是如何吸引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留学生,而这些留学生又给该领域的教育自身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此外,伦敦的文化艺术活动非常的丰富,在访英的一年期间,大量高质量的展演活动在伦敦发生,这些艺术活动给英国学习艺术和创意产业管理的学生,提供了难得的体验英国艺术机构管理的机会。而英国整体的文化艺术政策,艺术机构的运营管理又对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艺术管理的教学与外部艺术机构的实践,乃至外部社会整体环境又发生着怎样的密切的联系?带着这些问题,经过一年的访学使我对英国的文化艺术管理和创意产业教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伦敦城市大学是世界上较早开设文化艺术管理类课程的院校之一,有着几十年的历史,伦敦城市大学的文化政策与管理中心在英国,以及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伦敦城市大学的文化政策与管理中心的学位教育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三个层次的教育,从机构和产业实践到高层次的理论研究教学都有所触及。正是因为有着不同层次,多元化的bobsports登录机制,也使这样的bobsports登录吸引了有着不同需求的学生。与国内许多院校在艺术管理教学中普遍存在更强调实践技能的训练不同,伦敦城市大学的艺术管理教育非常显著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理论素养和对问题的反思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重视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训练(本科阶段),以及在实习岗位的学习和实践(研究生阶段)。即使是针对本科的教学,仍然是强调和重视将基础的理论教学贯穿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中,而本科教学阶段研究方法的强调则为学生日后对实践的反思能力,以及未来继续进行研究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更重视的是学生主动积极的反应,而不是一步步教学生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更进一步来看,就是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而不是仅仅完成技能的训练。在本科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伦敦城市大学和伦敦著名的流行音乐场馆RoundHouse合作,在场馆里有文化政策与管理中心的工作室,由中心负责本科教学的老师来管理,每学期在这里学生会完成从策划到一场演出的具体执行过程的学习,一年级两个学期、二年级上学期时是小型项目,二年级下学期时是大型项目。值得注意的是,从策划到具体一场演出的执行的具体环节,由学校教具体科目的老师和场馆或者专业领域的实践者共同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指导。这样基本的理论素养培养,和来自实践经验的具体指导,以及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会碰到的问题都会通过一个具体的项目结合起来。此外,即使是本科阶段的教学,学生也有机会选择研究生的相关选修课程,因为伦敦城市大学是综合性院校,学生有些选修课程本身是由社会学专业开设的,比如一些课程关注新兴科技给艺术与创意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此外中心自己还有许多各种理论课程供学生选择,这些理论课程的开设都会使学生对艺术机构的内外部环境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研究生教学阶段学生可以选择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等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一门实习的指导课程来完成,学生自己可以联系实习机构,或者按照中心提供的实习岗位列表联系实习机构。课程中也会安排已经实习过的同学分享实习经验,并且在这门课程中也会邀请专家学者来讲学给学生以指导。因为实习要占有一部分精力学生修课的数目也会相应减少。同样选择教学和理论研究模式的研究生,修课数目和学习也会有具体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如果办理了SCONUL图书卡,几乎英国很多大学或者机构的图书馆都可以去充分利用,这也为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因为研究生一年的学习时间非常短,又有大量的所修课程的论文要写,所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会非常非常紧张。在研究生的教学阶段,几乎每一门课都是学校的教师和邀请的来自外界的专家学者一起,进行教学或者跟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以及最前沿的研究。课堂上的讨论又促进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又促进了学生对问题从不同层面的理解。

文化政策与管理中心研究生比本科生要多很多,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研究生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国外,英国本土的学生只占很小比例,本科生海外学生要少些,英国本土学生要多一些。从对学生的观察来看,最深切的体会是学生上课时的专注和认真,并且对课堂教学内容有着积极的反应。几乎每一堂课都有学生不停给老师提出问题。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对教学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有些已经具有了工作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课堂讨论环节,相互之间的交流自身对学生而言就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而在老师教学的环节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又对教学成为很好的补充。此外,每一门课程都有专门的另外的课程时间安排,主要内容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后辅导环节,这样老师就有机会,针对学生未来要进行的课程中的课题研究跟学生进行相对深入的讨论。

在访学期间的另外一个收获,是对目前国际上学者们对艺术管理教育关注的一些主要的问题的了解?首先,所触及的是艺术管理教育的核心内涵是什么?艺术管理从出现至今一直面临所属学科的尴尬,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使作为一门跨学科的专业在教学上必须跳出学科的局限性,决不能简单地将教学目标设置成“艺术+管理,更不能仅仅根据艺术机构的艺术项目的生产和进行展演的流程,完成对学生的每一个环节的操作的技能训练。艺术项目生产和艺术机构管理不同与企业,企业管理的经验照搬至艺术管理领域就完全忽略了艺术机构的特性。而只关注艺术项目生产和展演流程的环节,则只是重视学生技能的训练,完全无视学生自身创造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只能被动的成为熟练工人,不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使这样的创造力给项目和机构的管理自身带来创新和活力。核心内涵事实上是反映艺术管理教育者对艺术管理这门学科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什么样的能力是需要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才能打下的坚实基础?什么能力又是学生需要在以后的实际的岗位中不断积累的经验才能逐渐获得?什么才会使艺术机构更愿意选择艺术管理的学生,而不是MBA专业毕业的学生,即艺术管理的教育和MBA教育的差异性在哪里?这些都是留给艺术管理教育者来进行深思的问题。其次,最新近的研究成果反应了除了艺术学,管理学之外,社会学科的学者开始涉及艺术管理领域的研究,即把艺术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现象来研究时,给艺术管理的教育带来了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学和管理学的视角。这样也使艺术管理教育自身变得更为开放。此外,艺术管理除了涉及机构内部的管理,与外部社会总体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经济,全球化,新兴科技等等因素,都使艺术管理的教学无法关起门来只完成技能的训练,因为这些外部因素已经渗透到艺术机构管理的方方面面。

伦敦是英国文化展演活动的中心,高质量的展演活动,多元文化的呈现使伦敦汇聚了传统同时又洋溢着充沛的活力。在地铁的广告牌上,街头的广告上随处可见艺术机构的演艺活动的宣传。因为有着太多的演艺机构,也加剧了艺术机构之间的竞争,因此,高品质的展演活动是艺术机构竞争力体现的核心,而对观众的培育和吸引则成了艺术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而各艺术机构对观众教育也是极为重视。在伦敦之外,除了常规的机构展演活动之外,城市中的重大艺术节庆活动则成为城市行销和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爱丁堡艺术节,利物浦双年展等艺术展演活动,已经成为城市软实力体现的一个重要部分。节庆活动的场馆遍布城市各处(如利物浦双年展),游客往往通过参观艺术活动而重新认识了一座城市。

英国文化的活力由其丰厚历史的体现,和富有创新性的多元文化所构成。伦敦和纽约同样仍然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人才构成了吸引力。英国几所重要的进行文化艺术管理教育和创意产业教育的高等院校,在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丰富的外部文化资源方面都有着自身的优势,这也是吸引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来这里学习的主要原因。

2013年4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