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bob体育在线投注学报)2018年第4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4-16浏览次数:582

思维·观念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特色栏目)


张巍:音乐艺术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思考/6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学位体系现状的观察与分析,为我国音乐艺术博士专业学位体系的构建提供建议与思考。

明言:中国新音乐教学研究与批评实践中的若干问题/14
文章是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教学与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个性化思考的产物。作者认为“方法崇拜”与“方法嫌弃”从表象上看,是尖锐对立的两种价值观、方法论之别,从本质上看,都是“方法万能”“方法崇拜”的研究者“主体孱弱症候”。

李丽敏:中国典型弓弦乐器音色的物理成因研究/21
文章列举了具有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类型样本之典型意义的二胡、京胡和板胡,从其声音振动的物理模式视角出发,分析了这三种乐器声音特点所产生的物理原因,研究了乐器构造对其音色的影响,进而推论了不同乐器音色类型对人听觉感受和心理感知所产生的不同效应。

郝苗苗:反思与重构: 海外音乐民族志的嬗变之研究/30
文章分析了有据可查的海外音乐民族志的历时性发展脉络,阐释了音乐民族志之数度变迁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因,研究了海外音乐民族志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框架模式、田野工作方法、研究取向及方法论的差异,并解读了当下海外音乐民族志的三种转向。

分析·研究


王中余:周湘林《炎黄颂-源》的文化立意与技法表达/39

《炎黄颂-源》是周湘林2018年创作完成并在当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式上成功首演的一部管弦乐作品。文章以该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立意、手稿研读、技法表达等角度切入,探究该作品创作技法特点以及技法手段在实现文化立意和形象塑造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孙剑:音乐轨迹曲线拟合可视化分析法/49
文章以轮廓分析法为出发点,详细阐述建立在音乐轨迹概念上,采用拟合曲线为音乐作品建模,以实现一种可视化的分析途径与表达方式。

汪苗:古典时期乐句写作范式下的“无调性”处理——对李斯特《梅菲斯托圆舞曲》第四首的音乐分析/61
文章针对李斯特《梅菲斯托圆舞曲》第四号“无调性小品曲”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古典时期乐句写作范式与“无调性”处理糅合应用的这一现象,透视作曲家创作本源的同时,解析作曲家是如何在传统创作中得以创新发展的。

朱昊冰:王建中钢琴独奏作品《读红偶感》音乐风格与演绎初探/68
《读红偶感》的创作,体现了中国作曲家把中国传统文学审美自觉融入音乐作品的文人情怀。文章对该作品所具有的中国风格的整体结构、创作技法、音乐语言、艺术形象及演奏实践方面进行综合探讨,揭示了王建中这部音乐作品独特的文学气息和文人情思。

关意宁:京剧流派音乐特征的分析描述及其意义——以梅、程、荀三段【流水】为例/79
文章通过对梅、程、荀三个旦角流派各一个代表性唱段为例,试以音乐学角度描述京剧流派音乐特征,并对其有效描述方法和研究意义展开讨论。

王甜甜:创作视域下混合型电子音乐之文化命题与声学特征的关联性探究——以作品Voi(rex)为例/91
Voi(rex)是法国当代作曲家菲利普·勒胡(Philippe Leroux)的代表作品之一,此作为室内乐队(人声与六件乐器)与实时电子音乐编制的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其以丰富的制作方式,多样且具有高度可观赏性的舞台表演,可谓是混合型电子音乐中典型又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

乔雁:贝多芬早期艺术歌曲《大自然对神的赞颂》音乐形态与宗教情感/104
文章从歌词文本的情感把握入手,继而就其音乐结构形态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作曲家在营构新的音响风貌时所采用的工艺手段。最后,试图解释该曲整体外在表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及支撑这些情感所依托的宗教信念。

读书·乐评


洛秦:“复调结构”的思维、书写与生涯——评林华《艺术抽象和抽象艺术》/112

以学贯中西的知识和智慧探讨古今中外的音乐现象,其意义在于以审美心理学的方式论述音乐思维,包括心理思维、结构思维、聆听思维、传感思维——这是构成整个音乐创作、传达和接受,也即表达与感悟的过程与系统。

王清雷:西周甬钟的考古类型学研究述评/119
关于西周甬钟考古类型学的研究经历了从摸索起步到不断发展,再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尤以《先秦乐钟之研究》一书为代表,该书不仅甬钟型式的标记规范,且分型分式的逻辑严密而清晰,堪称西周甬钟类型学分析的成功范式。

威尔逊等著、王旭青译:修辞与音乐/132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2001年版)中的“修辞与音乐”条目对音乐修辞理论的本源,与音乐分析、音乐史、音乐美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修辞理论自身的发展脉络、义理考据、代表学者及观点等问题作了详实阐述。

何弦:音乐与意义的桥梁——莱纳德·拉特纳的“音乐话题理论”及其发展/153
该文通过梳理“音乐话题理论”的发展过程,即该术语如何从修辞学移植到音乐理论中,又如何从一种用来理解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工具逐渐发展成为一套音乐符号学理论,及至漫出西方中心,被用作研究非西方音乐,以澄清其内涵和外延,并指出其在学科归属上的开放性。

杜莹:延续与建构:时代变奏中的乡村“音乐会”书写——评张伯瑜《变革社会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河北省白洋淀圈头村“音乐会”的调查研究与音乐收集》/168
京、津、冀一带的“音乐会”研究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中的学术高地之一,张伯瑜一书的调查研究以单一村落为视角,记录了特定时段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圈头村“音乐会”个案。书中收集的原始工尺谱文本与音响资料,对后续研究具有深远价值。

《音乐艺术》2018年第1~4期总目录/17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