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bob体育在线投注作曲指挥系实践周活动纪实

发布者:王琛发布时间:2021-06-03浏览次数:29


实践教学是专业bobsports登录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个性化、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bob体育在线投注依照音乐艺术教育和创新bobsports登录的特殊规律,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2021年5月17日至21日,作曲指挥系结合作曲与指挥不同专业特点和bobsports登录要求,依照实践教学分类,依托艺术节丰富的资源,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圆满完成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实践周工作,共开展17场主题各异的实践活动。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学术讲座、专业大师课、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音乐会排练观摩、就业发展指导等方面,为学生创造与校内外专家前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营造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学术氛围。学生们纷纷表示,实践周的安排十分充实,收获颇丰。

学术讲座】

2021.5.17

青年教师李博禅

《国乐创作多维度思考与实践——以个人作品为例》



2021年5月17日上午,李博禅老师于汾阳校区北606教室为作曲指挥系同学们开展题为《国乐创作多维度思考与实践》的讲座。



首先,李博禅老师从“作曲家的角色与思维转换”角度谈到作曲家本人与演奏家、乐团、指挥、观众之间的关系。李老师尤其强调指挥的重要性,指挥是作品排练过程中作曲家与乐团沟通的桥梁,并结合其亲身经历,分享与指挥交流的技巧和经验。其次,李老师围绕“关于作品的呈现”话题,提出作曲家应根据不同的作品需求寻找不同类型的演奏家。在与职业作曲家合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控好时间,保持正确的职业态度。排演过程中应与演奏家多沟通,注意鼓励,以激发演奏家演奏的信心和欲望。刘婧文同学听后感触良多:“我们都处在这个社会,个人永远无法脱离社会生存,所以我们需要让自己学会不丢失自我的‘社会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回报社会。”



接着,讲座围绕“作品创作”展开。李老师先针对“命题作文(品)创作”进行深度剖析,强调创作前应先思考清楚创作的需求。作曲前先思考:命题是什么?命题作品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这些都是创作的基础与前提。此外李老师讲到:“命题作文大多都是标题化的,但不是所有的命题作文都需要你百分之一百的创意。”因此,作曲者需要规划好作品中创意所占比例,在不同委约环境中需要有不同站位。以作曲专业学生所认为的“大俗曲”为例,这类作品在特定环境下有时也需要有严肃的站位。李老师建议作曲者应每天向自己问三个问题:你想表达什么?如何表达?表达出来了吗?随后,在谈及“风格”问题时,李老师认为作曲应遵循历史规律,并结合具体所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中国的民族乐团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民族音乐创作应注重横向化的音乐写作,音乐风格应是旋律化、抒情、偏向于浪漫派的。王佳骏同学在聆听李老师有关作品创作的分享后讲到:“作为一名创作者,一定要拥有清晰的思路。在创作、排练到演出的过程中,到底应该坚守什么?突破什么?什么又是可以舍弃的?这些问题是我们一直需要面对的,归根结底就是你自己想表达什么,如何去表达,最后是否表达出来了的问题。”



关于“受众”方面,李老师认为不同创作要求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呈现方式,除领导(极少数听众)、专家(少数听众)、普通听众(广大听众)、演奏者(兼职听众)这四类听众外,作曲家本身也是作品重要的听众。随后,李老师以自己的两部作品民族管弦乐《欢庆序曲》(命题作品)与三重奏《碎叶城倒影》(自我主导、自主命题作品)为例,与同学们分享创作经验。

讲座结尾,李老师鼓励大家:“在面对质疑与批判时,人不能垮,要坚定意志,学会用理性、辩证思维思考,不要情绪化。坚守、突破,不要停止创作,你是一名职业的作曲家,一切都不是障碍!”


2021.5.17

青年教师孙畅

《作曲家的社会化——论作曲乙方和乐团甲方的合作》



2021年5月17日下午,孙畅老师于汾阳路校区北606教室为作曲指挥系同学们开展题为《作曲家的社会化——论作曲乙方和乐团甲方的合作》的讲座。


孙畅老师这场讲座的主题是“作曲家的社会化”,他分“社会化”和“以人为中心”两个部分分别进行讲解。讲座一开始,孙老师抛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是社会化?我们为什么要社会化?”他以一件衣服的生产为例,光是我们身上一件简简单单的衣服从开采原材料到加工,再到售卖就经过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无数人的努力,所以只要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我们就永远不能也不可能与这个社会脱离关系。杜俊也同学联系自身学习和生活,深有感触:“孙老师的教诲让我更丰富了另一种思维——把自我的意识嵌入社会发展的齿轮,在发展自我的同时要学会适应社会化的身份,这是一件非常长远的事情,是我们今后学习、创作生涯中必备的一种客观视野。”

接下来孙老师围绕“以人为中心”进行讲述。一个作曲家在不同阶段会处在甲方和乙方两种不同的身份位置上,不同情况下如何与人相处是一门必修课。他引用了康德的名言“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提出:“我们要以人为目标,同时我们更倾向于感受世界的好,并且应学会向他人表达善意。”当作曲家受到乐团委约,面对不同乐团也需要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当遇到发展不太好的乐团时,如何让这个乐团活下去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同时,孙老师特别强调要学会做调研,“这个乐团的风格如何?”“指挥的风格如何?”“演奏家喜欢怎样的音乐?”“听众喜欢听怎样的音乐?”“怎么给乐团带来效益”……孙老师风趣地讲到:“就像我不要你喜欢我,而是要你喜欢陪着我的你”,意思是身为一名作曲家,你的音乐要让听众喜欢自己在音乐厅的感觉,让听众觉得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听你的作品是非常值得的。

孙老师以海顿为例,阐述作曲家适应环境的重要性。海顿十分聪慧,他能将每一段关系、每一件事都处理得十分恰当,在赞助人制度与经纪人制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体系下都能做到游刃有余,成为音乐史上第一个拥有属于自己的乐队的作曲家,很值得我们学习。最后孙老师为同学们列举一些他的作品片段,并作出专业上的解读。

孙老师的讲座十分生动有趣,作为作曲者,我们应努力成为不失自我的“社会人”,在自己的专业发光发热,塑造更优秀的自己。林希同学聆听孙老师讲座后,深刻意识到:“作曲的最终目的并非让自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是要创作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我们永远不能自满,始终坚信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并不断努力。”



2021.5.18

作曲家徐坚强教授

《漫谈音乐创作》



2021年5月18日,徐坚强教授在汾阳路北418教室为作曲指挥系同学举办了题为《漫谈音乐创作》的讲座。陈牧声教授主持开场,阐明了本场讲座在实践周系列讲座承前启后的意义。有限的1个半小时里,徐坚强教授结合多年音乐创作的心得收获进行分享。



讲座伊始,徐坚强教授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们为何要作曲?”“为谁而作曲?”徐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因为好奇心。我11岁才开始学钢琴,因为迷上了它音色,产生了好奇心。并且,作曲是一件快乐的事,自己快乐也带给听众以享受。”随后,徐教授提及音乐创作方向时讲到:“作曲为谁而作,话语权非常关键。”他举例道:“比赛是评委说了算;命题制作是‘出题人’说了算;还有,不要忽略了演奏家的话语权……搞懂了这些,我们创作才有正确的方向。”徐教授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将一部作品发表后不同反响进行分类并一一剖析,并对同学们提出了很高的期待:“你们要以‘乍一听不错、再听仍旧不错’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写出传世经典!”

技术与智慧的关系是讲座的重点。徐教授讲到:“我们不仅要学习和了解西方的技术,更要学习和掌握我们本民族的各种技术。要形成自己的音乐语言,要有“接地气”的中国特色。从某种角度来看,大家不缺技术,而更缺智慧!”徐教授对新一代作曲学子们提出要求:“要把自己培养成全方位、全能型的作曲人才。”同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未来创作的不同方向,同学们受益良多。配合生动的讲解,徐教授还为同学们播放了其1986年创作的《黑白之间》《一分钟赋格》《甲骨文》系列之1、2、3等音频,并展示了他手写的创意乐谱,同学们大开眼界。

在互动环节,有同学问徐教授是怎样做到数年如一日保持谦逊和低调,他诚恳地说:“保持低调心态的秘诀就是不和任何人比高低。”再有同学问到,当把民歌等原生态素材运用到我们的创作中时,是否要对其进行解构时,徐教授回答道:“我个人喜欢保留素材旋律的全貌,再用‘旧城区改造作曲法’对其进行修缮。”

讲座最后,徐教授语重心长地讲到:“先学会做人,再学作曲!”史昕茗同学聆听完徐教授的讲座,收获满满:“徐教授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分享了他的作曲经验,他指出对于乐器音色敏锐性的重要性以及让我们‘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全方位、全能型的作曲人才’,要敢于创新等。通过徐教授的专业讲解,也帮助我们更加熟悉了各种不同的音响。”


【大师课】

2021.5.19

指挥家余隆教授



2021年5月19日,作曲指挥系邀请著名指挥家余隆举办大师课,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指挥专业首次线下大师课,吸引了大量师生与音乐同行前来观摩。本次大师课的曲目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由李文文、孙畅、管珺老师分别担任双钢琴艺术指导,指挥专业本科生陈彦霖指挥第一、二乐章,金郁矿指挥第三、四乐章。得益于余隆老师的细致讲解和悉心指导,两位同学的指挥技术分别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座师生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大师课后,余老师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鼓励大家在专业上悉心钻研,始终保持对音乐事业、对指挥事业的热爱,不负学院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付出。


陈彦霖同学分享上课心得:我非常荣幸可以作为学生之一参加余隆老师的大师课。作为一位大五的学生,在即将毕业的阶段,能够接受到余隆老师的指点,无疑是非常幸运的,感谢系里给我的机会。和余老师接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短暂的一个小时内,余老师的言行举止、专业学术性以及为人处事方面,都在我脑海中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每一次在台下看着舞台上指挥的余老师,总是给我一种气场强大、严肃、威严的感觉。但第一次和余老师近距离的接触,余老师散发着一种超强的人格魅力,里面充满了亲和力、正能量、幽默感,打消了我所有的紧张。

本次大师课曲目为林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又名舍赫拉查达)。余老师一针见血,指出了我在指挥中出现的问题:1.速度的整体布局。2.指挥预示的重要性。3.乐队节奏律动的发起者。这三点也是我们在指挥学习中老大难的问题。正如余隆老师在他访谈中所讲的,作为指挥在遇到问题时要“一剑封喉”。通过余老师精准的示范和幽默的举例,我像中了“魔法”一样迅速理解了这些问题的解答方法。

在大师课结束后,余老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自由问答环节,余老师指出我们在指挥学习过程中要少走弯路,更要不忘初心,保持对指挥专业以及音乐的虔诚。在处事方面一定要真脚踏实地、真诚待人。

感谢余隆老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我们讲授了一堂充满哲理的大师课。也感谢我的艺术辅导老师李文文老师、孙畅老师、管珺老师和bob体育在线投注作曲指挥系,学生受益匪浅!

金郁矿同学分享上课心得:我有幸上了余隆老师的大师课,感受非常深,余隆老师对于总谱有极其深刻的了解,同时还能够敏锐地观察到指挥在台上的一举一动。老师对于律动、节奏和呼吸的把控非常精准,对我们要求也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感觉到自己在上完大师课之后,明显对于指挥有了更新鲜更完善的认识。同时,感知到自己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需要在将来的时日里更加的努力。余老师还多次强调,对于指挥专业同学来说,组织能力的必要性。指挥专业是一门综合性非常高的专业,能够在bob体育在线投注学习并接触到如此高规格的大师,着实让我感觉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沉下心,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尽可能地完善自己的方方面面,宝剑锋从磨砺出!



2021.5.20

指挥家张国勇教授

歌剧指挥法公开课


2021年5月20日,张国勇教授于汾阳校区教学楼503教室为作曲指挥系指挥专业、歌剧音乐指导专业学生开展 “歌剧指挥法”公开课。


林子瑜同学聆听讲座后分享道:“在张教授的歌剧指挥课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再一次认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我们日常的学习可能一味地在追求曲目的难度,固然积累曲目也是重要的功课,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排练中能发挥指挥的作用,而这个作用就要靠基本功来体现。好比我们的预示是否清晰、速度是否贴合音乐形象、耳朵是否能聆听周围发生的各种状况等等。课上,张教授还分享了一些自己排练歌剧的趣事和经验,让我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指挥的学习道路很长,要像张教授说的那样,做一个永远都准备好的人。”

曾钰竣作为指挥专业一年级的学生,表示能够沉浸在这种歌剧氛围中学习的机会是极少、极珍贵的:“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由于指挥技术和音乐理解尚未成熟,想驾驭歌剧这种十分复杂精密的舞台表演艺术是极具挑战性的。所以通过观摩教学来获取知识很好地弥补了这样的遗憾。张教授讲课生动风趣又严谨,从指挥与演员的沟通、音乐尺度的把握、指挥法和演奏法、器乐和声乐的特点、实际工作中发生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加深了我们对歌剧艺术的了解和认知,也激发了我们对歌剧艺术的好奇心,为将来可能面对的歌剧指挥学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党史学习教育】


2021.5.19

作曲家陈钢教授

漫谈艺术人生《从“三毛从军记”到“红色小提琴”》


2021年5月19日上午,作曲指挥系作曲和视唱练耳专业同学于汾阳校区北414教室聆听了陈钢教授题为《从“三毛从军记”到“红色小提琴”》的讲座,作曲指挥系陆培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一开场,陈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14岁从军的照片,回忆“红色岁月”往事。从参军到上音求学生涯,再到《梁祝》的诞生,陈教授风趣地用“纯情时代,纯情学生,纯情故事”来概括自己的创作历程,他对音乐创作的“初心”深深打动在座每一位同学。


陈教授的作品以红色主题居多,部部经典。讲座中,他特别邀请邓肯和秦云轶两位演奏家为同学们现场演绎,并针对作品创作提出了几点建设:一是作品需符合时代的要求;二是要创作群众认可、国家需要的音乐;三是创作应融合不同的文化元素。陈教授还强调,创作最重要的是真情实感的表达。如《梁祝》,他就尝试用一个“情”字探寻人类永恒的主题;《王昭君》等作品,则是对家国情怀的诠释。这些作品都见证了陈教授60年来对生命、对美、对爱的理解与追求。

孙昊瀚同学讲到:“作为预备党员,我要坚守党员的职责;作为作曲专业的学生,我更要向陈教授学习,将这份热血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不断为中华民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周子逸同学分享了聆听陈教授讲座后的收获:“真正的艺术,源自于共鸣,而共鸣来自于人民大众,因此人民大众的需求是真正的艺术需求,让人民大众引起共鸣艺术是真正的艺术。”

青年人要牢记那段“峥嵘岁月”,更应始终保持赤子般的“初心”,向世界展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声音。诚如,陈钢教授与陆培教授讲座最后对同学们的期许:“守护纯情,守护美,创造美”。

2021.5.19

作曲家徐坚强教授

《国歌精神》



2021年5月19日下午,作曲指挥系本科一至四年级学生在汾阳路校区北418教室聆听了徐坚强教授关于《国歌精神》的主题讲座。

徐教授从“国歌的历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诞生”“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过程与成为国歌的歌曲分析”“时代需要国歌精神”三个方面,对“国歌精神”进行讲解。他回忆自己在聂耳故乡的实地考察及参观国歌展示馆的所见所闻,同时聚焦上海与国歌的关系,向同学们讲述了党在上海诞生,国旗在上海设计等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党史、国歌历史。


通过历史解读、电影片段赏析,徐教授对中国历史上的9首国歌进行逐一讲解。他从创作视角出发,对比《马赛曲》《国际歌》,对《义勇军进行曲》的结构、歌词、弱起、音程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地剖析。同学们上午刚参观国歌展示馆,对国歌的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结合徐教授的诠释,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李思琦同学讲到:“聆听徐教授的讲座,我感受到前辈对于作曲的精益求精,更感受到国歌旋律所包含的抗日精神、英雄故事。”杜俊也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聆听徐教授讲座,使我对国歌产生了更深厚的感情。那个时代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敢于抗争的精神,在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高昂歌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将这份精神一直延续至今,传递给新时代的中国人。”

国歌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和历史意义,能够唤起国人的爱国精神,国歌也代表着神圣的国家意识感。这正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人要有民族文化自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付诸实际行动。

2021.5.18

参观国歌展示馆

2021年5月18日上午,作曲指挥系师生党员以及团学干部一行来到了国歌展示馆。


国歌展示馆坐落于上海市杨浦区荆州路151号的国歌纪念广场西南侧。主题陈列“国歌从这里唱响”全面展示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播、立法,讲述其从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最终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风雨历程。

同学们参观后感触良多,史志瑄同学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在民族存亡之际鼓舞了中华民族为解放而奋斗,是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战斗号角。我们是他们的同行,是他们的后辈,在新时代的我们也要居安思危,随时将党、国家和人民置于心中,为他们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历经风雨沧桑,《义勇军进行曲》早已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液,这是最强音的民族战歌,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她将永远激励鼓舞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业发展指导】

2021.5.19

国际交流处副处长乐佾真

《上音之美,绽放在留学之路》


2021年5月19日,国际交流处的乐佾真老师于汾阳校区北414教室为作曲指挥系学生开展题为《上音之美,绽放在留学之路》的讲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响应着“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全球化文化交流发展的政策,向世界展示着我国以和为贵的大国形象。乐佾真老师开场向100年前的前辈们致敬,“外交”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存在,但如今,我们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近几年来,我国不断青年人才向外输送与海外文化的引进,可以说中国的精神早已走向世界,中国的“红色文化”早已名扬海外。乐老师举例了学校优秀外交前辈,如杨立青教授、桑桐教授、温德青教授等。前辈们赴世界各地学习研究,吸收着各个国家音乐领域精华,为我国音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前辈们的辛勤努力激起了同学们对多元化文化的无限憧憬,值得我们每一位上音人的敬佩。青年应发挥自己的力量,将中国之美带给世界。

乐老师提出了四个基本方向:1、开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之路。在海纳百川的新时代中,无数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带来了新时代发展的无线可能性。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就以证明,对外开放求发展需求早已成为不仅是我国,更是全世界文化进步的主流趋势;2、铺路——国际化办学的必经之路。让中国学生走出国门,提供向外展现中华魅力的机会,如民乐专业学子向海外展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魅力等。这不仅树立了我国的胸怀与大国形象,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魅力。3、启航——如何申请交换生项目;4.绽放——母校以你为荣等。乐老师详细的讲解打消了同学们对于留学深造的疑虑与困惑,帮助同学们对不同海外求学项目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

随后,乐老师邀请了两位富有留学经验的学长为大家进行进一步讲解,蒋骁然和依克山·阿不都沙拉木曾经分别在英国伯明翰大学音乐学院和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深造。他们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为同学们分享海外学习与生活的感受,帮助大家构建更加具象化的认知,不同国家的文化魅力同时也激起了在座学子对留学生活的向往。学长们毫无保留地向同学们分享经验,给予同学们在未来继续努力拼搏的动力与勇气。



讲座的最后,乐老师和学长们无不强调了如今国际化时代中英语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跟上时代脚步,不断提升国际视野,构建国际格局。“学洋以致于我国”,我们应在专业领域上不断深造、保持进步。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步贡献微薄之力,真正让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字|陈玉倩、柳文迪、刘婧文、陈亭羽、李思琦、杨泽昊

版|王佳骏

编|陈玉倩

审|郑佳歆

审|作曲指挥系


Baidu
map